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黄海黄家塘湾海域成功实施黑鲷放流
9月29日,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日照市海洋发展局、日照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专家,对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日照海水良种示范基地(以下简称“日照基地”)在日照市黄家塘湾海域组织实施的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进行了现场监督,此次共放流平均全长10.9厘米黑鲷苗种80.11余万尾,放流鱼苗规格是指标要求的2.18倍,数量超指标要求0.14%。
本次放流全过程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放流前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张家台码头公示栏和日照基地大门口张贴了放流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在放流点周边发放了增殖放流宣传物料,强化增殖放流现场宣传效果,同时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放流当天,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日照基地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详细查验了黑鲷苗种生产管理记录,现场抽样检测了鱼苗规格,并对苗种检疫报告、药残检测报告及苗种生产许可证等文件进行了全面核查。专家组一致认为,黑鲷鱼苗健康且活力强,体表无溃烂、出血和伤残等症状。放流鱼苗计数采用易华录鱼苗智能计数器计数,全程录像监督。
此次黑鲷放流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25年度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增殖放流工作圆满收官。回溯今年7月12日,日照基地在同一海域放流褐牙鲆鱼苗141.36余万尾,平均全长9.99厘米。两次累计放流鱼苗数量超出指标要求0.67%,均超额完成增殖放流任务。
下一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继续依托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深化与科研机构及地方部门的协作,推动增殖放流工作的标准化、智能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基地管理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