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站学会动态

2019年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培训班在甘肃景泰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9-09-30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打印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2019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9年扶贫工作方案》,9月28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甘肃省景泰县举办了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培训班。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书民一级巡视员、我站于秀娟副站长、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王武松局长等领导出席培训活动。“三北”地区12个省(区)有盐碱地资源的省和地市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骨干,以及景泰县部分水产养殖大户等40余人等参加了此次培训。

  李书民在开班仪式上讲话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盐碱化土地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大多经济基础薄弱,是长期贫困地区,“因碱致贫、因碱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突出,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适用的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推动盐碱地生态环境改造,促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发展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在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我国“三北”贫困地区脱贫、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以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总站举办此次培训是贯彻党中央和部党组产业扶贫工作部署所做的一件实事,十分有意义。他指出,今后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产业要做好统筹规划、养殖品种选择、加强技术指导、加强绿色高质量发展、强化渔业产业融合、加强组织化程度、加强政策支持等7个方面的工作。

  于秀娟在开班仪式上指出,自2016年起,景泰县高度重视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工作,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持续支持下,坚持科技引领,建立合作机制,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景泰县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就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和起步发展阶段发展到模式打造和示范推广阶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一个集中缩影、成功典范,打造了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产业扶贫典型模式。她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和借鉴景泰的好做法和好经验,结合培训所学和本省实际,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提出要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优势,积极拓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空间,打造本地的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培训班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来琦芳和么宗利研究员、宁夏水产研究所李力研究员及景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文化四位专家从盐碱水土渔综合利用、盐碱水健康养殖水质管理、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以及景泰县盐碱地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培训班还组织学员现场考察观摩了位于草窝滩镇、一条山镇和五佛乡的5个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样板,感受了“盐碱荒地变鱼塘 生态经济双丰收”的景泰经验。在五佛乡的晋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盐碱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池塘,现场下网、五分钟收网,一网收获商品规格白对虾约30斤,出塘价格近1000元。

  

  此次培训活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地技术推广人员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探索建立不同盐碱地集中地区渔业扶贫发展模式,引领各地通过改造盐碱荒地实现“变废为宝”,打造渔业长效脱贫产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