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养护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先进技术系列连载(一): 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生态修复技术

发布日期:2018-05-29来源:农业农村部打印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先进技术系列连载(一)

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生态修复技术

引  言

  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交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中国渔业政务网等媒体上,就产卵场修复、栖息地修复、增殖放流、生态净水、鱼道构建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开展宣传。宣传暂定12期,每期介绍一种技术。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留言提出宝贵意见,也欢迎推介应用前景广阔的各类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技术概要

  (一)工作背景。曼氏无针乌贼是中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近年来资源严重衰竭。为有效修复曼氏无针乌贼资源,依托原农业部“东极新型海洋牧场暨碳汇渔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开展了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息地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技术原理。曼氏无针乌贼产卵需要特定的附着基。要恢复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必须修复乌贼产卵场生态环境,使其产卵场拥有足够的产卵附着物。

  (三)技术方法。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投放乌贼专用产卵礁、适时开展受精卵和幼体增殖放流等方法,修复其产卵场。产卵场修复技术关键需要解决适宜产卵附着基的选择和科学放流苗种等问题。

  (四)适用范围。可应用于岛礁型海洋牧场的建设,如浙江省南麂列岛、马鞍列岛、大陈岛、洞头岛、渔山岛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都是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本技术对于产粘性卵的鱼类、贝类等都有明显的修复效果。

  (五)工作成效。据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浙江全省曼氏无针乌贼资源量从濒临绝迹回升到1500吨,2016年达到了3000吨的水平,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势头,修复成效显著。

  (六)应用前景。可在乌贼、章鱼等头足类产卵场修复工程中推广应用。

  (七)相关建议。(1)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每年可进行二季,为确保种质资源,放流应使用春季受精卵或幼体,6月底以后禁止放流;(2)柳珊瑚是曼氏无针乌贼的天然产卵附着基,可通过柳珊瑚的增殖和移植提高受精卵附着效果;(3)研究证明受精卵海上直接孵化放流效果好于幼体放流,建议采用受精卵孵化放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