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预测预报

2025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日期:2025-09-29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打印

  十月份我区气温明显下降,平均气温为-5℃~15℃,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养殖进入收获期和越冬期。随着气温和水温降低,病害发病率减少,但池塘内有机质沉积较多,水质易恶化,需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吃食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尽量减少残饵产生,降低水产养殖发生病害的风险。

  一、病情预测

  十月份应重点防控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打印病等细菌病,鲤浮肿病等病毒病,斜管虫病、锚头鳋病、绦虫病等寄生虫病,以及肝胆综合征、小三毛金藻中毒症等鱼类病害。

  (一)斜管虫病:斜管虫寄生于鱼类鳃部及皮肤导致发病。鱼类表皮组织因受刺激大量分泌粘液,在鱼体表形成灰白薄膜;鳃丝红白相间,严重时呈苍白色;鱼体消瘦发黑,缓游于水面,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流行水温12℃~18℃,冬春高发,室内越冬池发病风险较高;主要危害苗种及幼鱼,感染程度与水温、水质、养殖密度密切相关。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批量死亡。

  (二)肝胆综合征:肝胆综合征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之一。典型症状为肝胆肿大、变色,主要由饲料投喂过量、药物滥用、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每半月至二十天全池泼洒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对水体消毒一次,以杀灭水中的病原菌,用以防治细菌性鱼病。为预防低温期的一些病毒性鱼病,还可以全池泼洒复合碘溶液、蛋氨酸碘溶液等和中草药复配的消毒剂。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体指标变化,视情况适时开增氧机,防止发生缺氧、泛塘。定期对底质进行改良,间隔使用低温型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进行生态预防。适时补水提高水位,保障养殖动物安全越冬。

  2.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过量投喂。停食前在饲料中拌喂国标渔药中成药(三黄散、利肝胆药物)和抗应激药物(维生素C),增强越冬鱼类体质和免疫力,提高越冬成活率。

  3.在起捕上市和并塘越冬过程中,要小心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养殖动物受伤。对于拉网受伤的存塘鱼应及时消毒,加速皮肤恢复,避免引发细菌性、真菌性等疾病。预防、治疗的水产养殖用兽药应选用无公害渔药,并注意上市水产品的休药期。

  (二)治疗措施

  1.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可用国标渔药抗菌药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出现草鱼肝胆综合征时,减少饲料投喂量,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汁酸等保肝护肝类产品。

  2.如有养殖场疑似发生病毒性鱼病,应立即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渔业主管部门,并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要对养殖场的进排水、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管控进出人员,严禁运输活鱼至养殖区,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3.寄生虫病应按寄生虫种类和发病实际情况,购买并使用国标渔药抗寄生虫药全池泼洒。间隔1-2天后,使用国标渔药含氯或含碘制剂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水温过低时,消毒剂在水中残留时间长,注意不加量使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