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预测预报

2025年7月海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日期:2025-06-26来源: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打印

  7月,水温持续攀升,水产养殖动物步入生长高峰期,病毒、细菌类病害也进入高发期。随着投饵量的持续增加,水体中残余饵料和排泄物等污染物不断积累,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水体环境恶化,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广大养殖者应密切关注本地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一、病情预测

  (一)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白斑综合征、弧菌病等。重点关注文昌、琼海、儋州、临高和东方等对虾养殖及对虾苗种繁育区域。

  (二)石斑鱼:易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身病、卵甲藻病等。重点关注乐东、东方、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等石斑鱼养殖密集区域。

  (三)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细菌性烂鳃病、缺氧症、水霉病、寄生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重点关注海口、文昌、定安、琼海等罗非鱼养殖密集区域。

  (四)东风螺:易发生脱壳病、弧菌病、寄生虫病等。重点关注文昌、昌江等东风螺养殖密集区域。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水质与底质管理。加大增氧,全天候开启增氧机(尤其是中午和下半夜),备足增氧剂。及时换水,少量多次,避免大排大灌;加注新水时应严格过滤、沉淀和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氯制剂、碘制剂等消毒。定期进行底质改良,特别是在台风暴雨前后,要加强此工作,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生物底改剂(含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来氧化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产生。维持合适透明度,避免藻类过度繁殖(倒藻风险)或水色过清。

  2.实施科学投喂。严格控制饲料量,在高温期按80%饱食度进行投喂,避免过量。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B)、免疫多糖及益生菌等,以增强养殖对象的体质,保护肝脏和肠道健康。调整时间,避开中午最热时段,选择清晨和傍晚凉爽时投喂。保证饲料质量,不用霉变饲料。

  3.坚持每天巡查。注意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因素。发现病鱼/虾立即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并及早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4.加强海区网箱管理。海区网箱养殖的,可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或者移动网箱到海水交换量大、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

  5.关注天气变化。7月海南台风活跃,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风、防洪及防逃设施的检查与加固工作。

  (二)治疗措施

  1.南美白对虾

  虾类病毒性疾病重在预防,从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改善和优化水体环境、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着手。强化水质管理,采用生石灰全面清塘消毒,有效杀灭致病菌,减少病原数量,并在放苗前一周进行水质调养,确保水环境稳定。坚持从良种场或声誉好的苗种繁育场引进苗种,确保投放不携带病原、无伤、体质健壮的苗种。通过发酵饲料或者有益菌的拌服维持消化道健康,定时、定量、多点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满足对虾生长的营养需求。养殖池塘应确保饲料与虾类粪便有效分离,防止对虾误食粪便,同时定期及时清理虾类粪便,减少粪便对饲料和水体的污染风险。

  2.石斑鱼

  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要注意养殖用水须经严格过滤或消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避免投喂不新鲜的杂鱼。发病时,及时隔离、清除病鱼,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同时注意对养鱼池及工具及时消毒。高温季节,适当减少单次投料量,缩短投喂间隔时间,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培育良好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在养殖过程中,务必勤于巡视池塘,及时补充新鲜水源,并投喂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中草药的特制饵料。控制放养密度,减少因养殖操作而造成鱼体的摩擦损伤,降低病原侵入风险。

  3.罗非鱼

  放养前彻底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和清除敌害生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待天气稳定后,选择晴天试水后无异常情况下放苗下塘。苗种下塘后要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定期做好水质和食台消毒等工作,控制养殖密度,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殖结束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致病菌,降低病原的丰度。

  4.东风螺

  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对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杀灭致病菌,降低病原的丰度;确保投放不携带病原、体质健壮的幼苗;对于使用的饵料,如丰年虫、冰鲜鱼等,需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投喂,同时确保投喂量适宜,并及时清理残留饵料。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