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预测预报

2025年6月浙江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日期:2025-05-28来源: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打印

  6月份,浙江即将进入梅雨季节,阴雨天气较多,短时还会出现暴雨、强对流等天气,易造成水体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上升,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根据往年同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提出以下病情预测和防治措施:

  一、病情预测

  (一)淡水鱼类: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溃疡病等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等)等,此外还要警惕大口黑鲈、鳜鱼的蛙虹彩病毒病发生。

  (二)海水鱼类:大黄鱼易发锥体虫病、内脏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和肝胆综合征;七星鲈易发溃疡病。

  (三)虾类: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病毒性疾病、虾肝肠胞虫病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罗氏沼虾要警惕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发生。

  (四)海水蟹类:易发黄水病、纤毛虫病等。

  (五)中华鳖:易发生鳖溃烂病、穿孔病和鳖腮腺炎病等。

  二、防治措施

  (一)淡水鱼类

  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选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或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定期做好水体消毒,抑制病原菌滋生;科学投饲,不过量投喂;做好水色观察和调节,预防蓝藻暴发和倒藻现象发生;定期合理补充维生素C,增强鱼体体质。

  发生细菌性疾病时,可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对水体、食台和养殖工具进行消毒,并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加强增氧;同时开展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相关推荐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寄生虫病发生后,可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全池泼洒治疗,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等使用精制敌百虫粉(水产用)的水溶液全池泼洒。

  (二)海水鱼类

  适当降低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养殖过程中适量投喂国标渔药中成药、渔用多维、免疫增强剂等增强鱼体体质;及时清除网箱附着物,确保网箱内水流畅通、溶氧充足;加强日常检查,掌握鱼体健康水平。

  发现锥体虫病时,可在饲料中混拌大蒜素(或新鲜大蒜)、南瓜子、槟榔、桉树精油等,一个疗程10天以上,重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可间隔3~5天。刺激隐核虫病发病时可在投食区挂袋生石灰或三氯异氰脲酸粉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时加强营养,增强鱼体抵抗力。内脏白点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拌饲投喂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抗菌药治疗。

  (三)南美白对虾

  放养不携带病原的优质苗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过程中应关注天气变化,根据虾苗生长和料台摄食情况稳步提升投饲量;在蜕壳期应适当提高水中钙离子浓度;注意定期测定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做好水质管理。

  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维持良好稳定的水质环境,定期投喂多维、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虾类体质。病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大面积传播。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以预防为主,定期对水体消毒,维持水体pH值在8.0左右,有条件的可定期检测水体弧菌含量,避免弧菌含量过高引起对虾发病。

  虾肝肠胞虫病:以预防为主,放苗前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和水质调节,定期抽样检查虾苗的生长情况;若确诊,可根据虾的规格和养殖者意愿选择排塘、分稀养殖等方式进行处理,并对发病池塘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海水蟹类

  放养前彻底清淤消毒,保持适宜、稳定的海水盐度,可在饲料中添加蟹用多维、三黄散(水产用)等增强抗病能力。蜕壳期每隔15~20天,用过氧化钙粉(水产用)调配后全池泼洒以提高水体钙离子浓度,防止蜕壳不遂。疾病发生时,可参考鱼类细菌病防治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中华鳖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日常消毒和水质调控工作。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等增强体质,以增加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转外塘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应激损伤而导致发病。稚鳖入池前必须药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发生细菌性疾病,水体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或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消毒,同时根据药敏结果在饲料中拌喂国标渔药抗菌药治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