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预测预报

2025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日期:2025-05-28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发展中心打印

  6月份,新疆开始进入夏季,水产养殖步入生产旺季。随着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养殖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逐渐增多,病害发生率有所增加。养殖户应抓好养殖生产管理,做好病害防控。

  一、病情预测

  (一)鱼类疾病

  1.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鲤、鲫、鲈鱼、罗非鱼等。患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解剖查验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

  2.烂鳃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鲫、鲈鱼等,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害,传播快,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水温15℃以上开始发病,20℃以上开始流行,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草鱼、鲤、鲫、白斑狗鱼等,患病鱼体表及内脏充血、出血,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水温9℃~36℃均易发病,流行时间3~11月,发病高峰期5~9月。

  4.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

  5.车轮虫病:危害各种鱼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适宜水温20℃~28℃。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水温20℃~30℃时易暴发。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白点直径小于3毫米或连成片。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16℃~32℃易发病。病虾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白色三角区域病变,俗称“白头”。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携带特定毒力基因的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水温24℃~31℃。病虾出现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群体中体长差异大等症状。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做好日常管理。一是加强巡塘,发现病死鱼虾应及时捞出,并进行集中消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二是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针对高温、干旱等灾害天气,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做好应急管理,尽量降低其对正常生产活动的影响,减少损失。

  2.做好水质调节。一是定期监测养殖水体溶氧、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加水、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确保水体环境利于养殖对象生长繁殖。二是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晴天午后开,雨天傍晚开,阴天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勤开增氧机,谨防养殖对象缺氧、浮头。

  3.做好投喂管理。一是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特点,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投饲量以达到养殖对象7~8成饱为宜。二是在极端天气前,可通过泼洒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等抗应激药物的方式,降低养殖对象应激反应。三是定期检查养殖动物肝胆健康状况,及时做好养殖动物消化器官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

  4.及时报告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白斑综合征、草鱼出血病等重要传染性疾病,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样品到有资质实验室诊断。

  (二)治疗措施

  1.鱼类细菌性疾病:发病后立即停止投喂,用生石灰、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消毒剂全池泼洒,控制养殖水体中的致病菌数量,同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病原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2.草鱼出血病: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在发病季节使用生石灰或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有预防及辅助治疗的作用。

  3.车轮虫病: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或苦参末的水溶液全池泼洒治疗,剂量按照说明书使用。

  4.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无有效治疗药物,应做好预防工作。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采购检疫合格的苗种,科学设置养殖密度,养殖工具专池专用,驱赶养殖区水鸟,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等。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联系专业机构进行病原鉴定,对发现疑似病例的养殖池进行隔离,确诊后及时报告疫情并对病虾进行无害化处理。

  5.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应以预防为主,购买经检疫合格的虾苗,设置合理的养殖密度,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定期改善养殖环境。对虾发病后,可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间隔拌喂药物等治疗措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