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规范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集成与技术示范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8-14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打印

各示范单位: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鱼”养殖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各示范单位积极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新进展,截止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示范应用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覆盖池塘3万多亩。但是在示范应用中也暴露一些技术问题,需在下一步试验示范中加以解决。为严格落实绿色发展和新时代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的目标要求,规范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提高示范效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熟化提升养殖粪污收集关键技术

  养殖粪污高效收集是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集约高效养殖的关键。但目前在示范应用中总体粪污收集率仅为20%左右,与预期效果有较大差距。各示范单位应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将粪污收集率作为技术熟化提升的重点,优化粪污收集技术路线和工艺,熟化提升配套关键设备和技术,研究制定粪污收集率测算标准方法,力争将粪污收集率提升至70%以上。如暂不能达到70%粪污收集率,相应降低流水养殖槽养殖密度,严格防止过高密度养殖。

  二、严格落实推水养殖区的占比要求

  根据模式工程改造技术要求,小水体推水养殖区应占池塘面积3-5%,大水体生态净化区应占池塘面积95-97%。但部分地区示范主体追求短期效益,不顾池塘生态承载力,盲目扩大流水养殖槽面积,有的甚至占到池塘面积的1/3,变相成为过高密度养殖,引发病害频发、池塘富营养化等问题。各单位在示范中应严格落实推水养殖区的占比要求,示范推广中推水养殖区占池塘面积不得超过5%。

  三、着力提升池塘生物净水系统效能

  生态净化区是持续健康养殖的关键系统。目前示范中普遍存在池塘循环系统建设不规范、生物净水效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科学构建池塘内循环的导流系统,实现池塘水体有效循环,确保无死角。同时,着力集成水生生物净水技术,加强鱼菜共生,鲢鳙鱼、珍珠蚌、螺蛳等滤水动物套养,合理配备人工生物浮床、涌浪机、耕水机、生物转刷、底排污、微孔曝气等设施设备,通过技术应用,提升生态净化效能。

  四、优化提升高效节能精准养殖系统

  各示范单位应以节能、减排、优质、高效为目标,不断优化池塘工程、水槽设置、池塘增氧、水质净化、循环用水、粪污收集、废物处置等配套设施设备,优化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参数和决策模型,积极构建物联网精准养殖系统。通过精准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通过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病害灾害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通过对进水、排水、净化池等关键点的水质监测,加快尾水处理技术的标准熟化和提升处理效能。

  五、因地制宜选用可拆卸易组装的环保型材料

  近年来,各示范单位结合各地实际,在流水养殖槽建造中选用了砖混、不锈钢、玻璃钢、强化塑料等多种材质,建造工艺趋于标准化和模块化。但由于池塘改造工程不规范,特别是流水养殖槽、导流设施建设中硬化部分池塘土地,部分地区国土部门提出异议。为避免政策风险,各示范单位应进一步完善池塘工程技术方案,综合考虑政策、技术、成本、投入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可拆卸易组装的环保型材料,尽最大可能减少改造工程对池塘的硬化,促进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六、认真做好技术性能评估和综合效益分析

  该模式总体上还处于技术熟化阶段,各单位应加强技术性能评估和综合效益分析,做好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评价。现阶段以深化模式研究、熟化关键技术、加快标准制定为主,避免在技术不成熟、性能不达标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示范推广面积,规范稳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请各单位按项目要求,认真组织填写《示范点测产核定情况调查表》和《示范点经营情况调查表》,形成项目年度总结报告(主要包括项目进展、应用现状、性能评估、效益分析、问题建议及下一步计划)。总结报告和调查表于2019年1月15日前报我站会评价与示范处。

  联 系 人:张振东、肖友红

  联系电话:010-59194433,59195143

  电子邮箱:sfc200909@163.com

相关附件: